職場資訊

港產極地導賞員 難忘團友不守時累全團困浮冰

刊登日期: 2015-11-02

大部份港人從未踏足極地,但80後極地探險導賞員張偉賢以極地為家,一年有8個月留在極地,帶遊客探索南、北兩極風光與生態。近年亞洲遊客增長迅速,這名首位華裔極地導賞員遇過一些不守規則的遊客不只破壞環境,還影響團友安全;他試過帶隊登陸浮冰,要求5分鐘後撤離,結果有人貪戀拍攝風景遲集合,其他浮冰漂至斷絕上船通道,全團被困4小時才能夠撤離。

張偉賢剛從北極返港,受訪當日氣溫近30℃,他隔一會兒就要抹汗,笑言香港混濁的空氣誘發鼻敏感、身體不習慣炎熱秋季和擠迫人群。他是土生土長香港人,2005年在浸會大學修讀體育學系副學士,因成績優秀翌年升讀學士課程,2009年畢業。大學時期他已與極地結緣,獲美國環保組織2041贊助往南極探險21天。

危機四伏 工作須持槍防熊
畢業後他求職處處碰壁,起初半年一直找不到正職工作,最後決定去瑞士找機會,第一份工作是廚師,也要洗廁所,後來轉職攀石教練。翌年因懂得普通話、射擊和駕船,獲邀前往極地工作,成為首個華裔極地探險導賞員。他指工作危險且艱辛,不止是常人眼中的導遊,工作時還要持槍,以備危急時逼退北極熊等猛獸,又要駕駛衝鋒艇巡遊,有時兼任科研隊伍的嚮導。

張偉賢一年平均有5個月在南極、3個月在北極、3個月旅居德國等地,餘下一個月才回港與家人團聚,他不願透露收入,只說若與一般旅行團導遊比較,在極地環境工作,收入不算豐厚。近年亞洲遊客佔南極遊客比例增長迅速,中國、印度、馬來西亞等遊客越來越多,中國內地亦開辦極地旅行團。他提醒遊客切勿抱「遊東京」心態到訪極地,試過有遊客不習慣船上西餐,帶了一箱杯麵作正餐,浪費千里迢迢運到的食物。

旅行團登陸時拉橫額會被狂風吹走,更多人大意留下行山杖、相機、手機等,他慨嘆:「南極季尾所有冰融晒,你見到好誇張,冰下面iPad、電話乜都有!」最驚險一次是登陸浮冰,原本限時5分鐘便回船,但有遊客流連忘返,10分鐘後才集合,但其他浮冰漂近,阻塞海面通道令船隻無法駛近,結果一團12人在浮冰呆等4小時,等周圍浮冰漂走才能上船。
 
到此一遊 有責任推動保育
張偉賢強調到極地不只是旅遊,亦有探險成份,會遇上不可預測事件,每年發生一至兩宗死亡事故,所以旅客必須遵守指示。

旅客湧極地,令當地旅遊業蓬勃發展,格陵蘭首府努克(Nuuk)近年興建大型購物中心迎接遊客。張希望遊客多做功課才去極地,不要購買鯨魚肉、海豹皮毛,「最好紀念品就係你嘅記憶同埋影張相」。他認為去極地應抱體驗心態,即使到此一遊也有責任推動保育,「你去咗個地方,知道原來咁獨特、原來生態系統係咁脆弱,返到嚟帶番訊息代表南極,你就係南極嘅代表」

文:蘋果日報


標籤:
極地導賞員
南極旅行團
格陵蘭
查看全部 職場資訊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