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資訊

高薪CEO成箭靶 全球喊打

刊登日期: 2015-08-07

大企業行政總裁(CEO),人工高卻未必風光,全球向高薪CEO喊打,既要股東對高層薪水有say,美國最新又迫企業公開薪酬差距數據,令超高薪族做箭靶,迫不到他們減人工決不罷休?

CEO的人工多少才合理,向來各有各說,在本港,不乏年薪數千萬元、甚至過億元的「打工皇帝」,與一般打工仔相比,差距動輒是數百倍、過千倍,或已見怪不怪。

美證監 要求披露薪酬比
有人認為每人能力既有差異,薪酬相差大也是正常,但更有不少人覺得,數百倍、過千倍太誇張,對這種「貧富懸殊」現象,大為看不過眼,超高薪族成為全球人人喊打的目標!最新有美國證監會通過新規例,自2017年起,所有上市公司不止要披露CEO的年薪金額,又要公布員工的薪酬中位數,然後列出兩者的薪酬差距比率。

看似只是公布簡單的數字,在當地的爭議卻不少。例如有反對的商界人士批評,此舉會增加行政成本,但其實更令他們擔心的是,日後每當公布數據,超高薪CEO將成眾矢之的,有人直斥,目的根本是對付CEO,令他們被公眾點名、羞辱(name and shame)。

商界反應大,自是察覺勢頭不對,但怎會阻止得了?另一邊是更龐大的民意壓力。隨着貧富懸殊加劇,民怨愈滾愈大,勢要對付高薪CEO這群「肥貓」。他們最不滿的,就是基層的薪酬增長遠遠不及高層,據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今年公布的分析數據,發現在1978年至2013年之間,一名普通美國僱員僅加薪10.2%,但CEO則達到驚人的937%。

貧富懸殊 差距達數百倍
一個薪酬直綫增長,一個幾乎原地踏步,兩者差距愈見嚇人。據美國勞工聯合會今年5月的報告顯示,美國標普500成分股公司的CEO,與普通員工的薪酬差距比例,在1980年還只是42倍,但到了去年,大幅升至373倍。

管理學大師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提倡,CEO與員工的薪酬比率,不應超過20比1,否則容易令員工感到「有福不同享」,爆發怨氣,但現在一眾企業的薪酬差距,往往達到數百倍,更演變成全民皆有怨氣,尤其在09年金融海嘯後,大企業一邊因犯下大錯而要政府救濟,另一邊高層仍坐享高人工、高花紅「自肥」,更令社會對超高薪者大感不滿,出現「1%富人對99%大眾」的矛盾。

美國社會向來提倡自由市場,難以直接限制企業薪酬,但迫企業公布薪酬差距這一招,一樣是施予不少壓力,只要有了數據,就可以進行長期監察,更甚是差距最大的公司,肯定成為輿論焦點,借此製造社會及輿論壓力,迫令其自動「投降」。

企業若不低頭,就要受公眾「審判」,一年或忍得過,但若每年公布之後,也要遭社會圍攻,甚至被貼「無良企業」的標籤,幾年之後,是否亦要乖乖「從良」?

事實上,超高薪CEO既在美國備受圍攻,就連在其他西方國家亦一樣,打擊力度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歐洲就出盡辦法,要爭取「say on pay」的權利,就是指要對大企業高層的人工有say、可施予限制。

例如英國自2013年起,規定上市公司在制定高層薪水後,須得到過半數股東的投票支持,才可獲通過,藉此令企業不敢亂加高層薪酬,而歐盟亦正在考慮類似的方案。

讓股東有say外,還有人爭取要直接限制CEO薪酬,在瑞士,2013年便曾有左翼政黨發起全國公投,擬規定CEO的薪酬不得多過最低薪員工的12倍,雖然最後未能獲得通過,但引來眾多討論,在英國、加拿大亦相繼有組織提出類似建議。

何謂合理 難有標準可言
各地施盡辦法,但未來情況會否有改善,則未可知,既因CEO與員工的薪酬比例,何謂理想、合理,難有標準可言,更甚是即使CEO人工下降,與基層員工的差距縮小,但基層員工的薪水,並不代表就會上升得快。

只是當貧富懸殊問題仍在,爭議勢將燃燒,樂施會今年初才發表報告,指全球最富有1%人士的收入,佔全球打工仔總收入的48%,預測明年更將超過全球收入50%。各地政府在民意壓力之下,又怎會放過超高薪CEO?不患寡而患不均,何況現時是在嚴重不均的情況,針對他們的招數,沒有最多,只有更多。

文:hket
 


標籤:
高薪CEO
貧富懸殊
打工皇帝
查看全部 職場資訊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