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資訊

​標準工時委員會研究經濟影響報告

刊登日期: 2015-07-22

標準工時委員會討論經濟顧問的研究報告,發現無論標準工時訂於每周 44 、 48 或 52 小時,飲食、保安及清潔服務業都是最多人會超時工作。

標準工時立法的話,應該以多少個小時作指標?政府委託經濟顧問做研究,按三組薪金水平分析。

最寬鬆的方案,假設保障月薪 15,000 元以下的僱員,而標準工時訂於 44 小時,會有超過 25% 打工仔受保障;若是訂於 48 小時,約有 15% 打工仔受保障;至於訂於 52 小時,就只有 13% 人受保障。

如果門檻較高,訂於 12,000 元以下,無論標準工時訂在 44 、 48 或 52 小時,受保障的人都佔總僱員不夠 20% 。若只是保障 10,000 元以下,比率更加跌至單位數。

報告以保安業為例,假設保障月入 15,000 元以下僱員,標準工時訂於 44 小時,超時有 1.5 倍補水。如果不扣減工時,僱員人工會平均多了 15% ,變相僱主要多付 19 億元,全數轉嫁予消費者的話,會令管理費升約 10% 。

如果減工時至標準的 44 小時,月薪平均就會少 28% ,而少了的工時總數,相等於要多請逾 45,000 個全職僱員。報告又提到,飲食、物業管理、保安和清潔是最多人超時工作。

飲食業職工總會約 10 名代表會前向梁智鴻遞信,不滿只有月薪 15,000 元以下的打工仔才受標準工時保障,認為對飲食業員工幫助不大。
 


標籤:
標準工時
飲食業
零售業
飲食業職工總會
超時工作
查看全部 職場資訊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