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調查:67%港人有儲蓄習慣 50萬儲蓄才有安全感

刊登日期: 2020-10-27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存保會)早前公布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為連續第三年進行這調查。調查發現,在疫情的衝擊下,香港人的儲錢能力受挑戰,約六成七受訪香港人表示有儲蓄習慣,比率與去年相若,但有儲蓄習慣的受訪者每人每月平均儲蓄金額約7,000港元,較去年下調約7%,回落至2018年水平,中位數則維持在5,000港元。 

經濟波動可能促使港人調整每月儲蓄的金額,卻同時喚醒港人儲蓄的重要性。在本年的調查中,多達四成六受訪者表示儲蓄是為了「應付不時之需」,比率較去年上升8%。調查同時發現,港人的儲蓄目標更趨明確,接近四成受訪者表示自己有訂下本年的儲蓄目標,比例較去年增加6%,當中更有七成認為自己能達成訂下的目標儲蓄。 

香港人就自己目前擁有的儲蓄所帶來的「安全感」評分由去年的56.1分稍為下降至54.8分,但仍有逾七成半受訪者給予50分或以上的分數。同時,香港人平均認為擁有50萬港元的儲蓄就能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較去年的78萬明顯減少。數據或反映在疫情及經濟的打擊下,香港人儲錢能力下降的同時,較低的儲蓄金額已經足以令他們安心滿足。 

為了解本港家長替子女儲蓄的概況,調查進一步訪問育有至少一名十歲或以下子女的家長,當中有儲蓄習慣的家長比例高達七成六,他們每月平均儲蓄近8,600港元,較普遍市民高出約22%。有近半家長表示有為子女額外進行儲蓄,目標是為每名子女儲蓄近百萬港元,主要用作教育開支。

按儲蓄方式而言,銀行活期或定期存款仍然是所有年齡組別的受訪者均最常採用的儲蓄方式,比率高達七成二;但調查亦發現,18至29歲市民當中有近四分一選擇將現金放在家中進行儲蓄,而30至49歲的港人則會以購買儲蓄保險 (38%) 及投資股票、債券、基金 (37%) 的方式輔助其儲蓄計劃。至於家長為子女進行額外儲蓄時,則傾向採用儲蓄保險 (66%) 及銀行存款 (41%) 的方式。 

存保會主席許敬文表示,面對目前環球經濟下行,建立持之以恆的儲蓄習慣,以及訂立明確的儲蓄目標顯得更為重要。是次的調查中,我們看到港人的儲蓄目標比去年更明確,反映他們更有計劃及目標地進行儲蓄,這點令人感到欣慰。

按照存款保障計劃(存保計劃)成員(即本港持牌銀行)的申報,2019年內受存保計劃保障的成員銀行持有的相關銀行存款總額為23,680億港元,較2018年的22,900億港元增長了3%。存保計劃為市民的存款提供保障,一旦銀行倒閉,每名存款人在每間銀行最高可獲50萬港元的保障。存保計劃保障所有存款人,按計劃成員的統計資料顯示,當中約九成存款人的存款獲全面保障。

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由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於2020年8月24日至9月20日期間,透過隨機抽樣並以電話訪問形式,訪問了共1,000名18歲或以上的香港人,並對301名育有至少一名10歲或以下子女的家長進行深入意見調查。  


標籤: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
存保會
儲蓄習慣
查看全部 熱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