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又到,好多人都會選擇同陽光玩下遊戲,而喺疫情底下唔少人都會選擇去郊外除罩唞下新鮮空氣。去行山有幾樣嘢就一定要帶架啦,包括:水、電話、食物…
而能量棒同小食棒就變咗係大家嘅必備之選,但係最近消委會做咗一個測試,結果發現呢啲能量棒有9成都係屬於「高糖」,消委會檢視咗市面上38款能量棒同小食棒,結果隨時嚇你一跳!

行山時食兩條能量棒就已經攝取一日所需!
消委會指出有35款樣本都係「高糖」,即係每100克超過32.3克糖,比起食安中心所指提供嘅標準(每100克15克糖)高出一倍,而世衞就建議一個成年人每日最多攝取50克糖,所以如果你行山時食咗兩條就已經超過一日嘅標準。
「Think!」同「Be-Kindl」係兩隻低糖之選。
Overstims Bar - Blueberry Almond Vanilla同「朝日Asahi」就係咁多款入面最多糖,如果大家買嘅能量棒嘅時候就最好睇有無其他選擇啦!而能量棒亦都唔好當做係小食咁食好容不知不覺間影響健康。

食一條能量棒要跑返5公里先可以消耗到!
能量棒一般都係用嚟喺運動前、運動期間或者運動後補充返身體所需要嘅能量。
而消委會有28款樣本嘅能量都超過125千卡,而最高能量值嘅樣本「Pro Bar Base Protein Bar - Cookie Dough」更加可以去到290千卡。
如果我哋以一個體重55KG 嘅成年人去計,佢要消化呢290千卡能量就要用以下呢啲運先得:
- 游泳 16分鐘
- 打拳 35分鐘
- 跳繩 36分鐘
- 仰臥起坐 38分鐘
- 跳舞 50分鐘
- 快步走 60分鐘
- 跑步 30分鐘
所以大家可以睇到食一條能量棒就己經抵消咗你做咗成日嘅運動。而「Be-Kind」同「Go Natural」係兩隻能量值最高嘅小食棒。
3成樣本屬「高脂」 更加會影響到運動表現
38款樣本嘅總脂肪含量由每100克含4.1至42.5克脂肪,其中有12款,即係3成樣本更屬於「高脂」食物,即每100克含超過20克脂肪。
而值得留意嘅係呢兩款能量棒「Hammer Nutrition」及「Raw Bite」。

兩款每100克分別含有26克同21克總脂肪。雖然碳水化合物同脂肪可以幫到我哋喺運動時提供能量,但我哋需要好耐嘅時間先可以喺脂肪釋放返能量,所以我哋要做啲持久嘅帶氧運動,例如跑步、游泳和行山,先可以消耗到脂肪。再加上,高脂食物不容易消化,我哋做運動前食得太多高脂嘅食品,仲可能會影響到運動時嘅表現。
咁係咪應該食能量棒?
睇咗咁耐,能量棒好似對我哋身體好唔健康咁,又高糖又高脂,仲會令到我哋變肥,咁係咪唔應該食能量棒呢?
答案就梗係唔係啦!最緊要嘅係我哋識揀咩時候食咩能量棒,跟住落嚟等我教大家點去揀啦!
1. 「高纖」能量棒要做完運動之後先再食,因為高纖會影響到我哋腸胃,從而影響到我哋表現!
2. 小食棒唔可以取代運動能量棒,因為小食棒只係正餐之間嘅小食,而能量棒係真係提供到運動時所需嘅能量。
3. 如果你嗰日所消耗嘅熱量少,其實事後唔一定要食能量棒。反而可以食啲香蕉、餅乾作替代!
4. 唔係做長時間嘅運動可以揀啲低脂肪同低膳食纖維嘅能量棒,因為可以較快吸收到。
運動前、中、後食咩能量棒好?
運動前:做運動前一個鐘食20-40克有蛋白質嘅能量棒。
運動中:睇返運動強度而食返低脂肪同低膳食纖維嘅能量棒。
運動後:要補充碳水化合物,可以食20-40克有蛋白質嘅能量棒。
文:阿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