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Follow us 

帶飯一族  如何叮得健康?
Health & Life

帶飯一族 如何叮得健康?

Publish date:09 Mar 2016

Follow us

Stay updated on the job market

Popular Articles

【AI入侵職場】85%香港公司使用AI代理  惟獨24%港人接受AI上司
【AI入侵職場】85%香港公司使用AI代理 惟獨24%港人接受AI上司
被炒唔係世界末日  5個方法助你重新出發
被炒唔係世界末日 5個方法助你重新出發
成功人士早餐前的14個習慣
成功人士早餐前的14個習慣
施政報告2025懶人包  一文睇清政策重點
施政報告2025懶人包 一文睇清政策重點
【唔怕蝕底先有機會】編劇入行幾年  我學識咗4件事
【唔怕蝕底先有機會】編劇入行幾年 我學識咗4件事

不少打工仔及OL為健康或慳錢都會自備午餐上班,將自家製的美食盛載在膠盒再放入微波爐翻叮,數分鐘已可享用,過程非常方便。不過方便的同時,隨時為健康帶來不必要的風險。消委會早前測試市面上的膠飯盒,發現不少膠盒含微量塑化劑,或盒蓋脫色和會釋出物質。長期攝入塑化劑會損害肝、腎,甚至生殖系統。帶飯一族如何能叮得較健康?

1. 注意膠盒用料
購買膠盒時須注意製造物料,由於聚丙烯(PP) 的耐熱程度較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為高,建議選用PP所製成的產品。不過,不少微波爐食物膠盒的盒身用PP製,盒蓋卻用PE或PS製成,故加熱食物時應謹記移除盒蓋。

2. 使用前要徹底清潔
首次使用前,先用洗潔精徹底清洗乾淨,但避免用具磨損性的百潔布,以免刮花膠盒。

3. 定期更換膠盒
塑料專家指出,膠盒如經常受熱、受日照,都會容易破壞塑膠分子,變得脆弱老化,故發現膠盒變硬、由透明變霧化、變形或遭刮花都應更換,若再放入微波爐使用,有機會釋出更多有害物。

4. 改用玻璃器皿
如要翻熱高油分或高糖分這類更易破壞膠料分子的食物,最好改用微波爐適用的玻璃或陶瓷器皿。

5. 不要隨便「叮」外帶膠盒
有時食店會向顧客提供膠盒「打包」。 若盒身沒有標示或沒有製造商的說明指產品可微波爐使用,則應把食物轉放在一個適合入爐的器皿進行翻熱。

最後,大家最好先閱讀製造商的產品說明,小心使用,不要因一時方便而造成對健康的長期損害!
 

Tags:
#帶飯一族
#自備午餐
#塑化劑
#翻叮
#叮飯
#帶飯
#打工仔健康

Follow us

Stay updated on the job market

Popular Articles

【AI入侵職場】85%香港公司使用AI代理  惟獨24%港人接受AI上司
【AI入侵職場】85%香港公司使用AI代理 惟獨24%港人接受AI上司
被炒唔係世界末日  5個方法助你重新出發
被炒唔係世界末日 5個方法助你重新出發
成功人士早餐前的14個習慣
成功人士早餐前的14個習慣
施政報告2025懶人包  一文睇清政策重點
施政報告2025懶人包 一文睇清政策重點
【唔怕蝕底先有機會】編劇入行幾年  我學識咗4件事
【唔怕蝕底先有機會】編劇入行幾年 我學識咗4件事

Hottest Tags

#人工智能
#AI上司
#AI代理
#提升工作效率
#AI監管
#重新出發
#失業
#炒魷魚
#裸辭
#失業自救
#人生轉型
#打工仔心聲

Jobs you may interested

You may also like

【AI入侵職場】85%香港公司使用AI代理  惟獨24%港人接受AI上司
【AI入侵職場】85%香港公司使用AI代理 惟獨24%港人接受AI上司
Market News
被炒唔係世界末日  5個方法助你重新出發
被炒唔係世界末日 5個方法助你重新出發
Hot Topic
成功人士早餐前的14個習慣
成功人士早餐前的14個習慣
Health & Life
施政報告2025懶人包  一文睇清政策重點
施政報告2025懶人包 一文睇清政策重點
Market News
【唔怕蝕底先有機會】編劇入行幾年  我學識咗4件事
【唔怕蝕底先有機會】編劇入行幾年 我學識咗4件事
Hot Topic
成日情緒低落、俾人鬧完想喊?5招教你將心理變強大
成日情緒低落、俾人鬧完想喊?5招教你將心理變強大
Health & Life
Contact Us
Notice
Back to Top
We use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Please read and confirm your agreement to our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and Conditions before continue to browse our website. Read and Agreed